-
-
-
-
- 地址:北京市朝陽區曙光西里甲5號院19號樓
- 電話:010-58356984
- 郵編:100028
- 傳真:010-58356979
7月10~11日,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南京機電114名領導干部、廉潔高風險崗位人員和紀檢干部,走進南京市王荷波紀念館。這是一次精神家園的尋訪,一次跨越時空的對話,一次關于廉潔自律、責任擔當的深刻叩問。
走進厚重的大門,肅穆的氣息撲面而來。每個展品和照片,都在無聲訴說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、黨的紀檢工作先驅王荷波同志短暫而光輝的一生。在講解員深情地講述中,那段充滿理想與犧牲、奮斗與堅守的崢嶸歲月,在眼前徐徐展開。
“大家看這里,這是1922年王荷波同志領導津浦鐵路工人大罷工時的珍貴照片……”講解員的聲音在安靜的展廳里回響。大家聽得格外專注,不時俯下身,仔細辨認著泛黃的文獻資料。斑駁的歷史印記仿佛穿透時光,敲打著在場者的心。
“王荷波同志擔任黨的第一個紀律檢查機構——中央監察委員會首任主席時,給自己定下了‘三不原則’,即不貪財、不好色、不瀆職。”講解員話音剛落,有人感慨道:“那個年代吃飽穿暖都很困難,還能這樣嚴格要求自己,依靠的就是純粹的信仰。”
在“品重柱石”展區前,大家久久駐足。這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,是當年南京浦鎮機廠工人們對王荷波同志人品的最高贊譽。采購供應主任凝視展板,若有所思地說道:“‘品重’說的是人品貴重,‘柱石’講的是擔當如磐。這四個字是王荷波一生的寫照,也是對關鍵崗位人員最基本的要求。”
一份特別的展品吸引了大家的注意——中央監察委員會條例手稿復印件。這份誕生于1927年的文件,歷經歲月,字里行間依然透出紀律的力量。一名紀檢干部說道:“看看這些最基礎的規定,和今天我們強調的中央八項規定精神,核心要求是一致的。”
在“獄中絕筆”的展板前,系統研發中心黨支部書記駐足良久。最讓他震撼的,是王荷波同志被捕后,在生死關頭寫給黨組織的那封信。他的眼眶有些泛紅:“面對死亡,他想的不是自己,而是叮囑同志們‘不要為我個人而悲傷,要繼續為黨工作’。這份純粹與堅定,值得所有人仰望。”
活動結束后,大巴車行駛在回城的路上,車廂里比來時安靜了許多。窗外繁華的城市景象不斷變換,而紀念館里的影像、故事和沉甸甸的感動,卻深深烙刻在每個人的心里。
一位黨員寫道:“黨風廉政教育永無止境。王荷波同志和他所代表的純粹、堅定和清廉,就像一盞永不熄滅的燈,照亮前行的路——無論走多遠,都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。”
在王荷波紀念館,他們觸達初心的溫度,也感受到紀律的分量,汲取了拒腐防變的精神鈣質。他們深知,唯有不斷錘煉黨性,時刻繃緊紀律規矩這根弦,才能以清正廉潔的作風和腳踏實地的擔當,共同扛起推動南京機電高質量發展的責任與使命。
這條路,每一步都需走得正,走得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