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-
-
-
- 地址:北京市朝陽區曙光西里甲5號院19號樓
- 電話:010-58356984
- 郵編:100028
- 傳真:010-58356979
“根據氣象臺消息,5時10分日出,風速滿足技術方案要求,相關單位人員已集合,可以吊裝。”“吊裝過程中請各單位各司其職,確認每一個風險點,不能放過每一個安全隱患。”“系留固定、捆綁都沒有問題,下一個。”
這是發生在2024年夏季清晨的一幕,也是中航工業哈飛整機裝車團隊的日常。伴隨著初露的晨曦,這個“特殊”的團隊忙活了起來,空氣中彌漫著焦急和期待的氣息。
“距離公司‘大部隊’上班還有2小時,抓緊干啊。”為了保障型號產品道路運輸節點,他們經常避開機場飛行保障時間,見縫插針地裝車,是一群“不合群”的人。日出后、日落前、午休時,別人休息,他們工作;別人上班,他們下班,不辭辛苦。不同機型吊裝對風速的要求也不同,他們要時刻關注風速、風雪變化。有時碰上雨雪天氣,大家也只是暫停工作,不放棄任何一個可能的機會,等待著隨時開始吊裝,就這樣經常從天黑干到下一個天黑。
烈日下,地表溫度經常在50℃以上,團隊成員如同直升機的守護者,各就各位,堅守著自己的職責。吊裝過程存在較高風險,大家都像守護自己家的“寶貝”一樣,不能讓產品有一點磕碰,“公司把產品交到咱們手里,一定不能出岔子。”
在熾熱陽光的照射下,每個人都在“發著光”。
頂烈日,戰酷暑;抗冷風,斗嚴寒。進入冬季,機場猶如被冷峻氣息包裹的“戰場”。寒風長驅直入、呼嘯而過,肆無忌憚地穿透每一件衣服,沒過多一會兒,大家的雙手就被凍麻,但他們仍專注地盯著整個裝載過程,確保貨物穩穩當當地搬起,整整齊齊地擺放。
這個“特殊”的團隊由不同部門的人員組成,生產、客戶服務、試飛等,從計劃輸入到方案制定,從機體分解到包裝運輸,從組織協調到安全監管,大家目標堅定、協同一致,一切工作嚴格按分解包裝及運輸計劃執行。
經年累月,團隊成員從陌生到熟悉,從熟悉到默契,面對現場各種問題,沖鋒在前、及時補位,做到全程監督。吊裝、系留固定、散貨裝載70余個檢查點,都要一一確認。固定直升機的繃帶繃得緊緊的,大家的精神也繃得緊緊的。機身與工裝固定得緊不緊?機身與車輛的系留對不對?團隊成員拿著操作檢查卡,仔細核對坐標位置,認真梳理作業人員資質,對特種設備及運輸車輛進行點檢,查看工作是否標準,在確保試飛安全的前提下,完成整機地轉裝車和機身吊裝任務。
四季輪轉,他們堅守節點雷打不動,全年整機轉交付皆按計劃出發,無一天延誤。